PRODUCTS

内容详情 你的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
海牛总经理直言青训困局,去年投入1.2亿,但中超只有一个王钰栋是该反思的

类别: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:2025-09-08 浏览:

巨额投资与人才产出的巨大落差,正成为中国足球发展道路上最刺眼的警示牌。

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张冬在近日召开的足球发展论坛上透露:“俱乐部去年在青训领域投入高达1.2亿元,但看到中超联赛只有一个王钰栋现象时,我们必须承认青训体系存在问题。”这段发言立即在足球界引发广泛讨论。

这位深耕中国足球二十余年的经理人直言不讳地指出,中国足球青训正面临“高投入低产出”的困局,而浙江队小将王钰栋作为中超唯一在联赛稳定出场的05后球员,已经成为中国青训问题的集中体现。


01 巨额投入,青训资金去向解析

张冬在论坛上详细解析了海牛俱乐部的青训投入结构:“我们的1.2亿投入主要流向三个方面:梯队建设、场地设施和教练团队,外教团队薪资就占了总投入的40%以上。”

海牛俱乐部近三年来建立了从U9到U19的完整梯队体系,配备了来自西班牙、荷兰的专业教练团队,俱乐部还在青岛新建了专属训练基地,配备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训练设施和康复中心。

海牛总经理直言青训困局,去年投入1.2亿,但中超只有一个王钰栋是该反思的

“硬件投入我们毫不含糊,每个年龄段的梯队都有完善的保障体系,孩子们出国比赛都是最高规格待遇”,张冬补充道,“但问题在于,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。”

02 孤独的王钰栋,中超年龄结构触目惊心

目前中超联赛数据显示,2005年后出生的球员中,只有浙江队的王钰栋能够稳定获得出场时间,这位17岁的小将本赛季出场12次,攻入2球,成为中超最年轻的进球者。

相比之下,日本J联赛2023赛季已有超过30名05后球员获得稳定出场时间,其中久保建英二代之称的福田师王更是以16岁年龄成为球队主力。

中国足球专家张璐指出:“王钰栋的孤独折射的是整个联赛年龄断层的问题,中超球员平均年龄接近29岁,仅次于卡塔尔联赛,是世界第二老的联赛。”

03 青训体系,人才培养链断裂真相

北京体育大学足球研究中心研究表明,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“金字塔基不稳”问题,报告显示,中国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数量仅为日本的1/15,德国的1/20。

“我们的青训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”,前国脚徐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很多俱乐部的青训成了面子工程,缺乏长期规划,孩子到15、16岁要么选择上学,要么挤独木桥,大量人才在这个阶段流失。”

足球学校与普通教育体系的脱节也是一大问题,青少年球员在16岁面临关键抉择:要么放弃学业专注足球,要么离开球场回归普通教育,这种二元对立的选择导致大量潜在人才流失。

海牛总经理直言青训困局,去年投入1.2亿,但中超只有一个王钰栋是该反思的

04 国际对比,日韩青训为何能量产人才

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已有百年历史,每年有超过4000所学校参赛,决赛阶段观众多达4万人,这种将足球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的模式,为日本足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。

韩国则采用了体教结合的“校园足球+职业俱乐部”双轨制,K联赛规定每队必须至少有2名U22球员始终在场上,强制俱乐部使用年轻球员。

德国足球联盟中国区代表指出:“成功的青训体系需要三个支柱:高质量教练、大量比赛机会和完善的选拔机制,中国在第一个支柱上投入巨大,却忽视了后两个关键要素。”

05 改革路径,重建青训体系的三大对策

专家建议,中国足球青训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:

建立真正的校园足球体系,将足球人才培养融入教育主渠道,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应联合打造小学-初中-高中-大学四级联赛体系,使青少年不必在足球与学业间做艰难抉择。

改革青训投入模式,从“硬件投入”转向“软件建设”,将更多资金用于比赛组织、教练培训和选拔机制建设,而非仅仅建设豪华场地。

推动联赛年龄结构改革,强制俱乐部使用年轻球员,可参考韩国K联赛的U22政策,要求每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年轻球员在场。

青岛海牛已经开始尝试新的青训模式,与当地教育局合作,在10所中小学建立足球特色班,由俱乐部提供专业教练,学生白天正常学习,下午进行专业训练。

“我们希望探索一条新路”,张冬表示,“让孩子不必在足球和学业之间做选择题,这样才能真正扩大选材面。”


中国足协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足球青少年注册人口较上年增长12%,但绝对数量仍不足10万人,这个数字相比日本的100万、德国的200万,依然相去甚远。

改变正在发生,但速度远远不够。 当日本高中联赛决赛座无虚席,当韩国年轻球员在欧洲赛场崭露头角,中国足球需要的不仅是反思,更是彻底变革的勇气与行动。

Copyright © 2025 500彩票网-官方福彩、体彩、足彩、六合彩综合购彩平台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XML | TXT | HTML